张红甫_A股注册制的放开,让21家消费品牌上市充满了变数

Connor 币安钱包官网 2023-03-27 71 0

注册制与核准制时代交接使得2022年卡入上市门槛的公司又燃起了希望。

2月1日,中国证监会就注册制涉及的《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主要制度规则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改革已正式拉开序幕。

政策的改变直接影响到2022年排着长队的上市公司,老乡鸡,KK集团和捞王、杨国富的麻辣烫、百丽时尚及其他商场“拓店王”。

品牌数读(ID:winlive2019)从2022年开始整理,想挂牌并成功挂牌的线下业务消费企业有32家,11家企业顺利上市,有21家企业或招股书重复作废,还是依旧走流程,也侧面回应了消费品牌难以进入2022年的问题。

品牌数读是以2022年受影响上市的线下消费品牌作为样本,试析2023年上市新机制、在全新市场环境中,品牌上市利弊。

1、扎堆港股挂牌的餐企占一半

注册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前10天,KK集团又于1月20日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

港交所——2022年影响上市线下消费品牌的首选地。品牌数读整理32家企业公司,想在港股或已在港股挂牌的企业15家,占46.8%。

谋求港股上市,在积极主动作为的同时,还有部分企业遭遇A股挫折,转投港股。2021年伊始,上美股份提交了A股上市材料,当年2月份,上美股份与中信证券签订辅导协议,正式拉开A股上市的序幕。然而这一过程之后就再也没有更新的动力了。2023年1月17日,上美股份递表港交所主板,由A股到港股的正式转。

哪怕是盈利和门店规模如蜜雪冰城,还纠结A股与港股。2023年1月份,据报道,核准制之下分出“红灯行业”,一针见血地指出食品,餐饮连锁,白酒,防疫,学科培训,殡葬等、宗教事务和其他无法申报挂牌的,另有需主管部门审批尚未取得的,亦无法上报,比如,互联网平台,类金融,军工类公司。

涉及服装,家居,家装等领域、大众电器等被列为“黄灯行业”,规模较大,行业头部、非经烧钱模式、猛增加盟商这样一种模式开发出来的项目监管,并不是“一棍子打死”。

展开全文

监管紧箍咒之下,蜜雪冰城,首当其冲。2022年9月已经向深交所主板递交招股书的蜜雪冰城撤资转投港交所。

从而产生估值冲击,招股说明书显示,蜜雪冰城IPO估值高达648亿元,对应2021年31倍PE。一些业内人士认为,鉴于蜜雪冰城今后的发展放缓,可持续性值得怀疑,不能支持超过600亿的估值,加上港股自去年开始,流动性一直不充分,蜜雪冰城估值料至少滑落了三到五成。

图源:蜜雪冰城官博

然而要想港股“上岸”并不容易。尚未上市公司,冲击港股11只,占52.3%;在已经挂牌的公司中,有四家公司冲击港股,持股比例为36.3%。

餐企,在2022年的上市公司当中,同样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在32家冲击上市企业当中,14家餐企,也就是有中式快餐的三个哥哥老乡的鸡、乡村基与老娘舅,还有把国内外业务拆分上市的海底捞国际,特海国际等、tims天好中国和达美乐中国。欲冲击挂牌的14家餐企,这一比例为43.7%。

2022年,那些想上市的公司也是一波三折,第一,老乡鸡,蜜雪冰城、绿茶和其他公司的上市流程跌宕起伏,并提交招股书,捞王和绿茶、像七欣天这样的公司,半年之后招股书作废了,随后又没有补交。

而略显冷静的服饰企业,今年已有两家公司冲击上市获得成功,一是复星国际创立的复星时尚重组而成的Lanvin Group(复朗集团),运营有Lanvin、Wolford、Sergio Rossi、St.John Knits、像Caruso这样的国际品牌在美股推出,不过,当天收盘,该股跌幅为22.7%;另一种是以童装业务为主,嘉曼服饰,自有品牌水孩儿,代理EMPORIO ARMANI、HUGO BOSS、KENZO KIDS这样一个国际一线、二线高端品牌,授权运营品牌暇步士、哈吉斯还是世界知名中高端休闲服饰品牌之一,并在A股挂牌上市,当天收盘价也跌了16.31%。

在时间上,由于上半年的流行,商家扎堆,下半年挂牌,包括零跑科技、极星汽车、嘉曼服饰、慕思的健康睡眠等等,没有把握2022年份上市的美丽田园,百果园,2023年1月份也顺利上市,完成惊心动魄的一跳。

2、A股放松准入机制消费市场晴空万里

中断上市进程补交资料之后仍然可以重新启动,但是最近注册制出现的新动向为上市之旅又增添了一个新焦点。

2023年2月1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注册管理办法》等重大制度规则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这意味着我国资本市场正式迈入了注册制下的时代。改变注册制,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未来各家企业想要实现上市的话,无疑会更加容易。”

注册制中没有对净利润的强制性规定等等,对医药而言、科技及其他投入产出周期较长、投产风险大的产业,无疑是有利的,但是,对消费企业而言,短期内效果尚难预料。

有投资人告诉品牌数读记者,“注册制的草案还处在征求意见的阶段,从草案来看上市实际还是需要审批的。所以注册制到底会怎样实施,我们还在观察中,现在下结论可能还有点早。”这位投资者认为,“注册制对企业来说是一个机遇,但对于上市公司来说,则意味着更高的挑战。”另外注册上市不是没有后顾之忧,今后经营不好,上市后仍有退市压力。

另一种意见则是在注册制中,衡量企业成长性及未来价值的研究对象转变为市场,对大多数缺乏专业知识投资者而言,跟着头部企业走,将是一个更加稳健的选择,从而导致头部企业马太效应,不利于还处于成长阶段品牌的上市融资。

那么那些曾被A股阻击,到港股挂牌的公司是否会调回A股呢?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认为,“这个不一定,要看上市条件怎么变。”在资本市场的大环境下,注册制是大势所趋。尽管注册制草案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与上市有关的政策、退市路径及其他相关配套政策尚未定论,今后还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

A股的不确定性和转账港股不是没有烦恼的。在这一过程中,不少上市公司的招股说明书被披露出严重失实。媒体称,2020年迎来中概股的回归潮,港交所IPO审核量激增,叠加新冠疫情冲击等,各种因素都会延长交易所的审查时间,导致许多企业IPO周期都超过了半年。捞王,七欣天,绿茶,百丽时尚4家公司申请挂牌的物料已于2022年作废。

图源:捞王锅物料理官博

但是,失效并不是负面消息,六个月以上未能进行聆讯或投放市场,致使申请材料作废,在正常机制下。招股说明书失效并不意味着IPO的终止,在三个月之内补充完最新财务数据与信息,上市流程即可持续进行。

A股正处于改革关口,港股挂牌列队,政策这一客观因素挂在上市公司身上。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企业经营面临着更多不确定和挑战。再加上消费市场变动阴晴无常,据央行统计,2022年,全社会人民币存款新增26.26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6.59万亿元。在这一数字之下,我们无法忽略消费的重要性和对经济发展的影响。2022年消费者储蓄意愿冲抵一部分消费热情,撇开节假日“应激性”消费不谈,2023年,消费恢复的局面依然悬于品牌之首,达摩克利斯之剑。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