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货运平台税收风险有哪些?如何规避网络货运平台税收风险?
互联网+模式的网络货运平台面世,给道路运输行业带来了新动能,促进物流资源集约化,提高货运车辆利用率,实现了物流业的降本增效,成功帮助物流企业转型升级,但与此同时也伴随着新问题的出现,平台经济给税收征管和税务监管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
一方面,网络货运企业同样面临传统货运行业普遍存在的进项抵扣不足的问题,导致实际经营中增值税税负压力较大。另一方面,部分网络货运企业在实际经营过程中存在白条入账危害税收征管、虚开增值税发票牟取不当得利等行为,在导致国家税收流失的同时,也使得部分平台企业自身沦为开票工具。
网络货运平台涉税案例
《互联网平台涉税刑事风险报告(2022)》中,在“2021年互联网平台涉税大案概览”部分列出了几条网络货运平台涉税案件:
1.某物流科技有限公司立案主要原因系“发现存在发票与货运业务分离,涉嫌无真实运输服务而过账虚开、虚假运单、虚假托运、虚假抵扣、资金回流等违法违规行为”。
其违规行为,还影响到接受该平台及其分支机构开具发票的下游企业2700余家,均接到了国家税务总局XX市税务局向其主管税务机关发送的协查函,导致大量企业受到协查,面临补税、滞纳金、罚款乃至移送公安追究刑事责任的风险。
2.某物流集团按照无车承运人模式开展业务。为了方便客户,该集团与客户签订协议后,帮助客户将相关运输单据录入平台系统,由平台系统根据交通部的要求验证车辆运行轨迹和车辆真实性以保证业务的真实性并发挥国家网络货运规定的相关要求。同时,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该集团将市政府财政奖补、返还资金回馈客户。
税务局以涉嫌违法锁停该集团税控盘,对集团核心成员和业务人员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并对其下游公司业务真实性开展排查,致使数百家下游企业面临刑事责任风险。
3.其他还有一类情况,为解决增值税税负过重问题,网络货运平台通常会与地方政府达成招商引资协议,通过政府财政奖补实现盈利。但是,2021年以来,审计署、财政部、税务总局合力整改违规返还税款异地引税、先征后返等虚假收入问题,敦促11省清理废止不符合规定的税收返还政策文件,失去政府财政奖补后的网络货运平台生存空间受到压缩。
网络货运平台涉税风险解析
展开全文
结合案件观察与分析,网络货运平台存在涉税风险的业务模式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1、托运企业员工充当车队长统一收付运费
出于资金安全等考虑,托运企业自行联系运输车队后,委任企业某员工作为车队长在网络货运平台进行注册并承接托运企业发布的运输任务。车队完成运输任务后,各项运输信息、数据上传网络货运平台,平台审核后将托运企业支付的运费扣除服务费后转至车队长个人账户,同时为托运企业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车队长收到运费后再向实际运输的各车主进行分配。
2、托运企业后补发票、运输信息匹配错乱
托运企业的运输业务已经完成、运输报酬也支付完毕,但由于个体司机无法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给企业抵扣,因此客户从网络货运平台“后补”发票。此时原个体司机已不可寻,因此客户遂将其他车辆的信息、GPS轨迹、及虚假合同上传网络货运平台并提供客户私人账户收取平台转付运输报酬。
3、物流企业向平台“转包”业务
部分物流企业承接工程队、贸易公司的运输业务,向其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但挂靠的个体车主不愿意为其代开发票,导致其向个体车主支付的报酬无法入账做成本、也不能抵扣增值税税款,因此在开展业务过程中将运输任务“转包”至网络货运平台,让挂靠的个体车主在网络货运平台注册,并让个体车主提供物流公司控制的个人银行账户收取网络货运平台支付的运费。最后,物流公司取得网络货运平台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
4、私卡收付运费造成“资金回流”
由于网络货运平台向司机支付报酬存在时间差,因此大多个体司机要求托运企业即时私人卡转账结算。为了防止重复付款,托运企业向网络货运平台统一提供私人卡接受报酬转账。此种情形下托运企业上传的运输信息均真实,但出现了“资金回流”现象,即托运企业公户-网络货运公户-托运企业私户。
上述业务操作均立足于真实的运输业务,但由于开票时间出现差异(候补发票)、开票信息错乱(业务内容张冠李戴)、私户转账等异常现象而容易被税、警认定未发生真实的运输业务,进而错误认定虚开。
(案例摘自《互联网平台涉税刑事风险报告(2022)》)
网络货运平台税务风控3个关键点
虽然网络货运平台被部分人看作“开票平台”有其特定阶段的历史原因,但那是新业态发展之初的不成熟所导致的,走过探索的阶段,网络货运已经进入规范化发展的新阶段,所有的虚假违规的行为,都将触及涉税刑事风险。网络货运平台税务风险控制将从3个方面展开。
1.涉税信息监管的完善
2022年1月发布的《关于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从完善治理规则、健全制度规范、推动协同治理这三个方面,为平台经济建立章法。并围绕强化竞争监管执法、加强金融领域监管、强化数据和算法安全监管和改进提高监管技术和手段四个方面提出了不少措施。
金税四期系统上线之后,更是让物流企业的税务问题无所遁形。对于货运的涉税数据、发票抬头、金额、名称、数量、单价等实行全票面上传,做到透明化税源监控和征管。
2.合规运营意识和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立
除了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网络货运平台的经营者也应该树立起合规运营意识,经住不法利益的诱惑,摒弃投机思想,在经营过程中,踏踏实实地从实际业务中求发展,并通过内部规范化管理制度的建设,来规避涉税风险。
3.平台信息对接的技术完善
对于部分网络货运平台来说,虽然真实开展了运输业务,但由于开票时间出现差异(候补发票)、开票信息错乱(业务内容张冠李戴),被认定未发生真实的运输业务,进而错误认定虚开。这种情况,则是因为平台软件的数据功能不完备造成的,需要提升平台软件的技术支撑能力。
技术过硬、功能完备的平台,要能够对业务数据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断,对业务数据进行智能校验,并及时提醒操作者对数据内容进行核实。另外,要确保平台软件与省部级监测平台的对接功能通畅完善,能够及时完整地将业务数据进行上传。这些都是平台的信息对接能力影响到平台数据合规的关键。
对于网络货运平台来说,业务合规是底线,涉税违法必定会受到严厉打击。而网络货运作为物流行业极具潜力的新业态,理应爆发出它对物流行业的积极推动力量,平台经营者应该放眼长远、合规运营,把握网络货运的真正发展动力。
4、网络货运税务筹划咨询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