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服务村庄,回归了人才本位
不久前,在海南三亚市崖州区南山村,由崖州科技城管理局与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共同计划的“全球创新品种示范展示中心”完成了选址。未来,这里将建起一座“南繁”优秀成果和海外引进商业品种的展示基地,南山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有了明确目标,村民们也信心满怀。(8月24日 《中国组织人事报》)
乡村发展,最为短缺的并不是自然资源,而是人才资源。在很多地方,村民们实干致富的决心与愿望都在,资源优势也较为明显,但是在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上,还存在人才支撑不够的问题。此次,派遣博士服务村庄的举措,很好地对接了乡村发展的实际和村民的现实需求,这必然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可持续推动。
博士服务村庄,并不是大材小用。一直以来,在不少眼里,博士属于高层次人才,来到基层解决乡村发展中的“鸡毛蒜皮”事,没有多少技术含金量,甚至是一种资源浪费。其实不然,乡村发展直接关联到地方的高质量发展。可以说,乡村缺少现代化治理,必然无法托举地方发展的高地。因此,多措并举,推动人才资源向乡村引流,是现实必须。
在崖州区,博士团建起了全球创新品种示范展示中心,这是引领乡村发展的绝对优势。众所周知,创新是发展的驱动,从创新再到示范,这其中必须要有科学技术手段做支撑,而博士们的介入就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正是有了坚实的人才服务保障,南山村的乡村振兴之路有了明确目标,村民们也信心满怀。
更为重要的是,博士们主动深入基层,很好地将个人发展与乡村发展关联起来,这是高层次人才应有的思想认识。我们常讲,人生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博士以己之力,为乡村发展助力,这种价值增量是无法估量的。同时,博士们深入基层,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这也是一种蹲苗的有力体现。
人才是核心力量,一个国家的发展,一个民族的兴盛,关键在人。博士服务乡村的实践,再次证明高层次人才在乡村舞台能够大有作为。它也再次给予我们启示,各地要在了解本地发展特点,对照需求促进人才向乡村回流,从而帮助高层次人才回归本位。
作者:赵耀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