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伊25年合作协议影响有多大?美国态度突变,传递“示好”信号

Connor 币安钱包官网 2022-10-07 68 0

当地时间4月7日,随着伊核协议联委会会议的召开,伊核问题终于有了突破性进展。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公开表示:美国计划取消对伊朗的制裁措施,恢复并遵守《伊核协议》。

要知道就在3月中旬,美国白宫还明确表明“不会放松对伊朗的制裁”,甚至再次向韩国施压,反对其解冻伊朗的70亿美元资金。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美国对伊朗的态度竟发生了180度大转变,这期间究竟发生了什么?

西汉年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出使西域,由此开辟出了绵延千年的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连接着安息、身毒、条支、犁轩等古国,促进了中原与西域的友好往来,意义重大。在众多西域古国之中,安息就是伊朗的前身波斯帝国。

史料记载,汉朝使者出使安息时,安息国君曾组织2万民众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欢迎仪式。而安息也曾多次派使者到长安访问、贸易,与我国保持着密切关系。值得一提的是,汉朝、安息、罗马和贵霜帝国还是公认的“欧亚四大强国”。

从安息帝国、波斯帝国至今,中国与伊朗之间几乎不存在直接矛盾,也没有爆发过军事冲突。这为中伊两国如今的深入合作,奠定了极其有利的基础。

就在3月27日,中国外长王毅与伊朗外长扎里夫在德黑兰正式签署了“中伊25年全面合作协议”。根据多方媒体披露,中伊此次合作涵盖政治、经济、战略等多方面。中国计划向伊朗投资4000亿美元,帮助伊朗完成机场、高铁、自贸区、5G通信网络等近百项基建项目。最重要的是,此次战略合作涉及到石油、人民币、导弹导航等几大核心问题。

对于中伊合作,伊朗驻巴西大使加里巴在社交媒体发文称:“中国和伊朗的伙伴关系,将为新的‘世界秩序’奠定基础”。这个评价侧面表明了,中伊25年合作的影响力有多大。

很显然,正是这份合作协议给美国造成了严重压力,才促使美国大幅调整对伊朗的态度与政策的。

那么问题来了,中伊25年合作协议的影响力究竟有多大?其中又有哪些合作“威胁”到了美国呢?

展开全文

根据媒体的报道,中伊合作的25年间,伊朗将以较为优惠的价格稳定向中国供应石油。并且,中伊间的石油交易将绕开美元,仅通过人民币结算。几乎所有人都认为,随着此次合作的深入,“石油-美元体系”将遭受史无前例的冲击。

自二战结束起,美国便凭借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力量,迅速确立起了世界霸权地位。而此后数十年间,美国之所以能维持住“一超多强”的格局,则很大程度要归功于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

在一战、二战这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作为唯一远离战场的军事强国,靠着出售武器、战略物资大发了一笔战争财,全球多国的黄金疯狂涌入美国。1945年二战结束时,美国黄金储备高达200亿美元,足足占到世界黄金总储备量的四分之三。

不仅如此,美国还是英国、法国等众多资本主义强国的债主。《华盛顿时报》曾报道称,英国在二战期间共欠款43.4亿美元(等价于270亿美元),其中美国和加拿大是最大债主,这笔债务英国直到2006年底才全部还清。而法国在二战中欠美国的债务同样高达39.9亿美元。

借此,美国顺利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盟主地位。而随着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确立,美元正式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直接与黄金和汇率挂钩。这种格局一直持续到70年代初。

众所周知,美国是全世界最好战的国家之一,自建国起就没几年不在打仗的。并且,凭借强大的军事实力,美国在战场上通常是战无不胜的存在。然而有一场战争却被公认为美国历史上最大的失败,那就是发生于1955年至1975年间的越南战争。

美国插足越战10多年,牺牲近6万名美国士兵,消耗超2500亿美元资金(另有一说为4000多亿美元)。最终非但什么好处都没捞到,反而导致自身在东南亚乃至国际上的形象地位大幅下滑,甚至在冷战格局中都转为劣势。

越战期间,美国为了应付庞大的军费开支,长期大规模印刷美钞。到70年代初,美国所发行的美元价值远远超过了黄金储量,金融系统出现严重混乱。受此影响,美国尼克松总统被迫宣布放弃金本位制度,美元与黄金间的联系也随之断开了。

尼克松政府深知,一旦美元失去国际货币的地位,本就处于危机中的美国势必会遭受更大的冲击。为了稳住美元的地位,尼克松前脚刚取消金本位制度,后脚便为美元绑定了新的搭档——石油。

70年代,美国主动与沙特阿拉伯缔结了同盟合约。合约核心内容就是:美国向沙特提供军火武器支持,而沙特必须将美元作为石油贸易的唯一货币。沙特作为全球第一大石油产出国兼出口国,在它的带领和号召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所有成员国纷纷开始将美元当做结算货币。就这样,“石油-美元”体系逐步确立了。

石油一向有着“现代工业之血液”、“国家命脉”之称,其对于每个国家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换而言之,只要没有出现石油的可替代品,那美元的地位就不会动摇。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上半年的国际贸易结算中,美元占比高达86.5%,地位不言而喻。

这么多年里,美国经常靠着美元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影响力,横行霸道。譬如全世界的石油贸易几乎都需要向美国缴纳手续费。

然而如今,中国与伊朗的25年合作却直接将石油与人民币挂钩。尽管放在国际市场中,这只是一个局部的、小型的合作,但其的的确确开启了“人民币石油时代”。同时,参照美国与沙特的结盟,中伊合作也可能会带动其他石油国家采用人民币结算。像是近期,中国在与阿联酋、俄罗斯等国商讨石油合作时,也提出了用人民币结算的可能性。

事实上,包括中国在内,全球已有50多个国家都陆续展开了“去美元中心化”,以减轻美国的经济压迫。而此次人民币与石油的正式挂钩,更是冲击到了美元霸权地位的根基。

更关键的是,中伊合作会严重影响美国对伊朗的制裁。

早在2018年6月,特朗普政府就曾对伊朗石油出口实施全球禁运政策,一度公开威胁称“谁敢进口伊朗石油就制裁谁”。美国的石油贸易禁令直接切断了伊朗最大的经济命脉,短短几个月内,伊朗货币就断崖式贬值50%,物价却猛涨了50%。

石油禁令可以说是美国压制伊朗的主要方式之一,并且屡试不爽。可如今,中伊两国的合作协议却明确显示,至少在25年里,中国这个全球第一大石油进口国将成为伊朗的稳定客户。换而言之,美国对伊朗的石油禁令将失去实际效力,其也难以再制约伊朗的经济发展。

与此同时,中伊合作协议还明确指出,中国北斗全球定位导航系统将为伊朗提供民用、军事全面服务。

一直以来,美国在军事层面压制伊朗的主要手段就是切断GPS供应。要知道,包括导弹系统、飞机舰艇、坦克装甲车在内的几乎所有先进武器都高度依赖定位系统。一旦失去定位系统的支持,武器几乎瞬间变成了瞎子,根本无法精确瞄准目标,自然就失去了一切作用。

很长时间里,美国GPS在全球导航市场中一直占据着压倒性优势,伊朗军事行动也高度依赖着GPS服务。不过今时不同往日,随着中国北斗的成熟亮相,GPS的地位和份额显然遭遇了极大挑战。如今,已有137个国家与中国达成合作协议,开始使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并且北斗对全球130个国家的覆盖率已经反超了GPS。

这清晰地说明了,中国北斗充分可以替代美国GPS。有了北斗导航系统的支持,伊朗就能大幅摆脱美国的军事限制。

说完伊朗,再来说说中国。近年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已然成为美国眼中的头号对手兼“首要威胁”。所以,美国一直在不留余力地打压中国。仅仅在近两年里,美国就对中国展开过多次恶意攻击,其中包括颁发“华为禁令”、“中国5G技术禁令”,以及诬蔑中国“需要对新冠疫情大流行负责”、“新疆棉花存在人权问题”等等。

美国这一系列行动的最终目标就是损害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从而压制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

虽然在美国的引导下,近些年里参与诋毁、制裁中国的国家不在少数。但由于中国坚实的实力,和俄罗斯、巴基斯坦等国家的支持,美国的企图一直未能实现。

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中伊两国的深入合作无疑是火上浇的那桶油。得益于这份协议,中国不仅获得了稳定的石油资源,还提升了在中东地区和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力。相应的,中国的国际地位也得以进一步提升。美国再想要对中国出手就更难了。

总结来说,作为美国制裁的两大目标,中国与伊朗的25年合作协议显然给美国造成了极大压力。所谓“识时务者为俊杰”,就算美国心不甘情不愿,软化态度也成了不得已之举。在伊核协议上的政策变化,就是美国向中伊暂时服软的象征。

关于中伊25年全面合作与美国的态度转变,您有什么想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评论